2017年生鲜电商进入新赛段

   2016年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曾经令投资者和创业者热情高涨的生鲜电商二度降温,相比2015年,今年生鲜电商的死亡名单上又多了二十几个新名字。抢鲜购、美味七七、壹桌网、水果营行、果蔬帮都没有挺过2016年,尤其是曾获得亚马逊投资的美味七七宣布关门之后,生鲜电商行业头顶的乌云越积越多,唱衰之声不绝于耳。

 
  不过,尽管生鲜电商死亡名单上的名字越来越多,2016年,几家初具规模的生鲜电商还是获得了新的融资,这意味着,在资本寒冬之下,生鲜电商并未都被判处死刑,而是在新一轮淘汰赛之后,进入新的赛段。
 
  11月28日,易果生鲜正式对外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苏宁投资集团领投。而此前在今年3月,易果生鲜已经获得来自阿里巴巴集团和KKR集团的C轮融资,据易果生鲜方面透露,2016年易果生鲜总融资金额超过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的融资新高。而今年上半年,几家稍具规模的生鲜电商也曾接连获得了融资。
 
  烧钱不断 背靠大树好乘凉
 
  由于难以抵挡电商巨头的猛烈攻势,不少生鲜电商索性选择了“抱大腿”。
 
  鉴于生鲜电商领域潜在的巨大想象空间,即使现阶段烧钱不断,盈利遥遥无期,还是有不少投资者和创业者继续在生鲜电商领域中拼杀。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增长80.8%。预计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渗透率达7%。
 
  而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报告则显示,中国生鲜电子商务市场或将在未来三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有望超过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但同时,目前生鲜食品在我国的电商渗透率尚不到1%。
 
  然而,由于农产品非标准化、冷链运输和仓储成本高、到家的配送难等原因,生鲜电商此前已经历过一次倒闭潮。本来已经困难多多,巨头的杀入则让垂直生鲜电商的日子更加艰难,一旦巨头发起价格战,中小生鲜电商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如2015年上半年天猫超市开始在生鲜领域发力,以负毛利的方式抢占市场,对创业型的生鲜电商直接造成了致命打击。
 
  由于难以抵挡电商巨头的猛烈攻势,不少生鲜电商索性选择了“抱大腿”,直接投靠电商巨头,除获得投资外,还在供应链、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如天天果园与京东,易果生鲜与阿里、苏宁。
 
  从去年开始,天天果园已经在业务和物流方面与京东展开深入合作。在物流层面,天天果园已经在十个城市自建了物流,而其他城市的物流体系则首先交给京东做,此外,京东在冷链物流方面也会给天天果园提供很大的硬件以及软件上的帮助,天天果园只需把自己的业务嫁接上去。
 
  易果生鲜自2014年成为天猫的合作伙伴之后,双方就开始了合作。目前,作为天猫超市生鲜区的独家运营商,易果生鲜不仅为天猫超市提供全部的生鲜类产品,而且负责仓储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有了天猫超市的大量订单,易果生鲜的物流配送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促使其成本大大降低。而在获得苏宁的投资后,在线上,易果生鲜将成为苏宁超市生鲜频道苏鲜生的核心供应商,在线下,易果生鲜还将为苏宁的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供货,同时苏宁小店也将承担前置仓职能,以降低物流成本。
 
  前置仓+2小时配送能否破局
 
  或许这也将成为继O2O之后,生鲜电商的又一次集体探索。
 
  背靠大树好乘凉,毕竟在生鲜电商普遍严重亏损的当下,及时找一座靠得住的“金山”是保命的关键。2016年的淘汰赛暂时告一段落,已经找到了续命资金的生鲜电商也该冷静下来思考:究竟如何才能打破僵局,走出巨亏的旋涡?
 
  经过2015年O2O大潮的洗礼,生鲜电商们已经意识到,O2O并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另一个烧钱的无底洞,于是不得不关闭或改造O2O项目。
 
  线下门店曾是天天果园2015年上线的O2O业务“天天到家”最重要的一步棋,一方面是用于线下品牌的展示,另一方面,门店还承担着小型配送中心的职责。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天天果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线下门店已陆续关闭。天天果园方面表示此举是服务升级,将“天天到家”升级为“闪电送”。
 
  无独有偶,本来生活网推出的O2O业务“本来便利”也不长命。不同于天天果园拥有自己的线下店铺,本来便利是通过在平台上聚集上千家供应商和便利店,做生鲜领域的“饿了么”。今年6月,本来生活宣布,将上线不足一年时间的“本来便利”并入“本来生活”,同时更名为“极速达”。
 
  从“闪电送”和“极速达”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天天果园与本来生活都欲将原来的O2O战略转为两小时内生鲜快速送达的模式,而要实现这样的配送速度,前置仓将成为必备条件,或许这也将成为继O2O之后,生鲜电商的又一次集体探索。
 
  目前,天天果园已经将原来的线下门店改造成仓库,苏宁小店也将成承担易果生鲜的前置仓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前置仓+2小时送达”模式在生鲜电商行业内并不是新鲜事物,成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就是以该模式在行业拼杀中生存下来的。
 
  每日优鲜COO曾斌认为,近两年来兴起的生鲜O2O模式只是乌托邦,这种模式抄袭自美国,可它背后对接的是拥有高毛利的超市,本身有利润可以支撑这样的物流服务。且美国的生鲜购买客单价在100美金以上,6美金配送费是足以承担的。但是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大部分的超市、便利店都是处于亏损状态,中国生鲜购买一单大概只有80块钱,且消费者尚未形成为服务付费的习惯。这导致所有的O2O模式根本看不到盈利机会。
 
  在曾斌看来,前置仓模式将成为生鲜电商的破局者。
 
  “首先在采购环节,我们要求所有商品入仓,以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并加强品控。同时在目标客户的城市建立大量的前置仓,比如深圳,建立了40个以上的前置仓,均匀地分布在客户聚集的地方,所有商品都潜质到前置仓中,客户下单之后,可以做到99%的客户2小时送达,1小时送达比例已经达到75%以上。也就是说,它满足客户急买急购的需求。”曾斌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从商业模式来看,以集约型运输代替单包裹长途运输,最后一公里固定成本的占比非常高,可以被规模分摊。通过这种模式,今年7月份,每日优鲜已经实现区域性盈利。
 

  可以预见,在2017年,存活下来的几家主流生鲜电商会在“前置仓+2小时极速配送”上下功夫,不过,每日优鲜的区域性盈利是否可以大规模复制,这种模式是否能帮助所有深陷“烧钱”旋涡的生鲜电商走出泥潭,仍是未知数。

小鸟CMS微信二维码

售前咨询热线

021-68094600

在线咨询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微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7786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7834号